一、这工程到底有多牛?
1.2 万亿扔下去,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要知道三峡大坝花了 2000 多亿,
这相当于直接砸出 5 个三峡。
更狠的是发电量,一年 3000 亿千瓦时,
够 3 亿人用一整年,妥妥 3 个三峡的量。
有人说不就是发电吗?
呵呵这你就不懂了。
这工程建在雅鲁藏布江下游,
那地方 50 公里河道能跌 2000 多米,
水能密度全球找不出第二个。
工程师们玩了把 "截弯取直",
挖 300 多公里隧洞让江水直着冲,
既少占土地又能多发电,这脑子绝了。
二、印度为啥急得跳脚?
工程一开工,印度媒体就炸了。
说我们要 "控制水资源",怕得不行。
要我说,这纯粹是自己吓自己。
雅鲁藏布江在印度境内的支流,
贡献了大半水量,我们修电站影响啥?
再说了,我们建电站还能调洪水。
2016 年湄公河大旱,我们开闸补水 120 多亿立方米,
越南那些国家当时感激得不行。
印度要是真担心,不如坐下来谈,
共享水文数据多好,非要瞎嚷嚷。
话说回来,他们真正怕的,
可能是我们把路修到了边境。
以前墨脱县 8 个月不通车,
现在为了运设备,高等级公路都在修,
以后藏南地区交通网一成型,
某些不切实际的幻想,自然就没了。
三、光发电?这作用可太多了
别以为这工程就发发电,格局小了。
每年能替代 9000 万吨煤炭,
少排 3 亿吨二氧化碳,这账得算。
现在新能源车、AI 服务器都耗电,
这清洁电力正好接上趟。
对西藏来说,这才是真・致富工程。
建设期能创造 60 万个岗位,
藏族老乡学门技术,月入八千不是梦。
电站运营后,西藏一年能多 200 亿财政收入,
修学校、建医院都有了钱。
以前藏区特产运不出去,
现在路通了、电足了,
说不定以后墨脱的柠檬能卖到全国。
四、难不难?难,但我们能搞定
有人说在西藏建电站,纯属自找苦吃。
这话没说错,但难才显本事。
那地方是地震带,9 度抗震标准,
坝体里掺了石墨烯纤维,强度提 40%,
底部装液压缓冲装置,地震来了能卸力。
隧洞要挖 2500 米深,岩爆、涌水是家常便饭,
国产盾构机改了又改,零下 30 度也能挖。
工人在海拔 3500 米干活,氧气只有平原的 60%,
宿舍搞了 "梯度供氧",门口 21% 床头 25%,
慢慢适应才不会出事。
生态保护,专门修了 "生态鱼道",
无人机盯着种树,污水处理了浇地,
要我说,这才是真正的 "天人合一"。
五、对世界有啥影响?
这工程不止是中国的事。
现在全球都在搞 "双碳",
我们一下多出这么多清洁能源,
等于给全世界做了示范。
尼泊尔已经找上门,说要买点电,
以后说不定能搞个 "电力丝绸之路"。
那些说中国 "破坏环境" 的,
看看这工程每年少排的 3 亿吨二氧化碳,
脸疼不疼?
更重要的是,这工程证明了
中国能在最难的地方干成大事。
以前有人说西藏搞不了大工程,
现在 1.2 万亿砸下去,隧洞照挖、电站照建,
这就是实力,不服不行。
最后总结
1.2 万亿的超级工程,
不只是发电站,更是块 "试金石"。
试出了中国的技术底气,
试出了对生态的负责,
也试出了某些国家的小家子气。
印度要是真为下游着想,
该坐下来谈合作,而不是瞎猜。
毕竟这工程建成后,
下游防洪更稳了,我们用电更绿了,
西藏发展更快了,这是多赢的事。
要说印度无路可退,
倒不如说他们该换个思路 ——
和这样的中国合作,才是正经事。
声明:文中数据和事件都来自权威媒体公开报,文章仅一家之言,个人粗浅思考,仅供交流,并无不良导向。原创作品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欣旺配资-配资优选-期货配资开户-重庆股票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