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外交部网站消息,日前中国外交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,路透社记者体提问称,印度方面表示上合组织防长会议未就联合声明达成一致,原因是印度希望声明能反映其对恐怖主义的关切,但“某个国家不能接受”,对此中方有何回应,印度又指的是哪一个国家?
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回应称,中方主管部门已经发布了有关消息,你可以参阅。
从中方轻飘飘的回应来看,明显不愿意搭理路透社这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提问,因为谁都清楚印度在上合组织防长会议期间的种种行为,与其所谓的“对恐怖主义的关切”并没有太大关系。
据悉,印度防长辛格在上合组织防长会议上拒绝签署联合声明,致使会议最终未能发表共同文件,这已经是印度一年内第三次拒签上合组织框架内的文件,前两次分别涉及“一带一路”和谴责以色列袭击伊朗。
其实可以很明显的看出,印度拒签的三份共同文件中,没有一件损害过印方核心利益,相反像“一带一路”、加强反恐合作的议题,对于印度来说更是利好,所以看似印度方面对拒签理由振振有词,但却是“嘴里没有一句实话”。
比如这次印度防长拒签上合组织防长会议的联合声明,明显是冲着巴基斯坦而去的,因为印度方面一直指责巴基斯坦支持跨境恐怖主义,所以印控克什米尔才会屡次发生恐怖袭击。
然而相比起印度的空口无凭,巴基斯坦方面却拿出了印度资助巴境内分离主义的证据,而这些带有恐怖组织性质的武装势力,恰恰是在巴基斯坦境内屡次制造恐怖袭击的元凶。
印度在“反恐议题”上的双重标准,无论其用什么理由进行包装,都不可能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,相反印度采取消极的态度与立场,只会被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所孤立,毕竟没有哪个国家会认可在反恐议题上搞双标的国家。
当然前文中我已经说过,印度拒签上合组织防长会议的联合声明,原因可不全是印度对恐怖主义的关切没有得到回应,除此以外应该说至少还有两个原因。
首先印度总理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党,即将面临三个邦的选举,在经济形势困顿的情况下,选择外交强硬确实是一张不错的助选牌,要知道印度老百姓本身就很吃这一套,更何况输掉印巴空战之后,莫迪也急需要通过外交强硬来削弱印人党参选的负面影响。
其次印度也是在向美国递交“投名状”,展示其可以在中国主导的国际组织中,充当破坏团结者的角色,以此让美国将印度视为印太战略上的倚重,并得到在其他领域的让步。
我们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,关税成为了其推行霸权的重要工具,而在印度需要美国市场的前提下,莫迪自然就有了讨好特朗普的动机。
除此之外,“5·7印巴空战”的惨败,也让印度意识到性能更为先进的五代机,才是对抗巴基斯坦的利器,而放眼全世界,印度目前只能求助美国购买F-35(苏-57俄罗斯自己都不够用)。
因此印度需要在某些不损害自身核心利益的问题上,把立场尽量向美国靠拢,以此讨好特朗普换取在采购五代机的问题上松口,如此一来处处针对中国,也就成了莫迪政府的外交政策。
不过还是那句话,不管印度怎么样给中国使绊子,那也只是走夜路吹口哨——虚张声势,莫迪以为这样做能够一石二鸟,但只会让更多国家嫌弃印度,最终将之孤立出去。
欣旺配资-配资优选-期货配资开户-重庆股票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